2016年初,我被選派到石柱縣沿溪鎮清明村扶貧,擔任駐村隊長第一書記,2017年春節后撤回。我再也無法忘懷那一年來脫貧攻堅火熱的戰場,無法忘懷一段滾燙的人生經歷,于是奮筆疾書,寫出小說《深山松濤》。時任重慶市檢察院宣傳處副處長李立峰,把小說推薦到《檢察日報》。這部小說在檢察日報連載三個月。這是我的家鄉渝東石柱縣第一部被國家級大報連載的小說,引起強烈反響。重慶市檢察院發文,要求全市檢察職工閱讀,石柱縣委書記要求檢察院每天給他送《檢察日報》,全縣扶貧隊員把《深山松濤》作為首選閱讀篇目。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寫小說,也是第一次發表小說,是偉大時代脫貧攻堅戰點燃了我的創作激情。檢察日報連載,對于我這個初入門的文學愛好者而言,可謂倍受鼓舞,也增添了創作的信心和勇氣。
2018年,脫貧攻堅戰如火如荼,我再次擔任金竹鄉駐鄉工作隊長。在近兩年的時間里,我深切感受和感悟到,在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有著異乎尋常的艱難。我和鄉村干部一起,把扶貧政策,像木匠的釘子、石匠的楔子,一點一點釘下去,錐下去,徹底解決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農村水電路房訊等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性改善。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的家鄉考察調研,同年,石柱縣宣布脫貧摘帽,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是在這場攻堅戰中,本縣有一名扶貧隊員犧牲,二十多人負傷,縣委書記摔傷致殘。這是一群新時代擼起袖子加油干的人,這是一群奮力奔跑的人。鄉村是脫貧攻堅前沿陣地,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那些事,那些人,感天動地,可歌可泣。于是,我再一次拿起筆來,創作了第二部小說《連山沖》。
該部小說較為完整地記錄了連山沖村這個長達三年脫貧攻堅戰的崢嶸歲月,毫無掩飾地呈現出特困地區大山深處的不一樣的人間疾苦,展現了黨和國家精準扶貧方略在我國民族地區、特困山區、革命老區落地生根,并開花結果的宏大與開闊,將武陵山區的個體脫貧縮影,匯入進我們民族偉大復興浪潮。
這部小說被重慶市作協選入“2020年脫貧攻堅優秀文學作品”系列書籍出版發行,2022年被重慶市委宣傳部評選為“十佳渝版渝創圖書”,成為我的家鄉石柱縣首部獲此殊榮的長篇小說。
更讓我倍感驕傲的是,就在總書記視察石柱脫貧攻堅工作的那一年,縣委決定由我擔任執筆人,撰寫石柱縣向國務院扶貧辦的脫貧攻堅報告。就在當年,石柱縣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新的時代吹響新的號角。偉大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也必然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這是偉大時代的偉大事業,值得書寫,值得謳歌。
有生活,才有素材,有素材,才有靈感,才能創作出新時代的主題作品。我有幸親歷脫貧攻堅戰,飽含深情融入脫貧攻堅戰的鋼鐵洪流,親身體驗生活,才書寫出脫貧攻堅的時代最強音。這是時代給予我創作的機會、素材和靈感,我沒有辜負這個時代。2022年6月,我再次承接重慶市作家協會定點深入生活資助項目,來到重慶市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鎮---石柱縣橋頭鎮。我也將不負時代,筆耕不輟,用文學的形式,講好橋頭鎮乃至中國的鄉村振興故事,傳播新時代中國好聲音。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